武汉三镇中心售楼处电话→武汉三镇中心售楼中心欢迎您→楼盘百科→首页网站→户型解析→项目配套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武汉三镇中心售楼处电话:400-116-7720转接666 【营销中心已认证】 🌿
武汉三镇中心售楼部电话:400-116-7720转接666【营销中心已认证】 🌿
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4万方,公园漫步式商街建筑面积约7万方、商务办公及高端公寓建筑面积约10.5万方,高端居住建筑面积约16.5万方。
自持的公园慢步式商街建面约7万方:主打城市中心的微度假生活,强调精神欲望高于物质欲望。
(1)中国传统园林的现代化表达(街、里、园、双环道)
在整体园林规划上,我们用了老祖宗的智慧。【街】是要解决人流的问题,我们把青年路与解放大道用最短的路径打通,利用人性走短不走长的特性,导流人进入项目。【里】是要吸引你、留住你,他是一个钩子,你只要进来了在路径上就要把你留住。【园】是要给人一个安静的地方,一个小憩的地方,一个外人不好找,熟人经常去的地方。双环道是一个链接功能,这些功能空间全部串联在一起,想去哪可以马上过去。
(2)沉浸在自然的建筑营造法式(梅雨大道、下沉花园道、花园街、日落广场)
我们看了全球很多公园商业,我认为那是在破坏公园,破坏自然。本质上是要让自然听从于建筑,你在摆布自然。我们是沉浸式自然,那就是把建筑交给自然,让自然以自己的方式在这片土地上生长。所以,我们有日落广场那是社群自然形态表现的场地;我们有下沉花园道、花园街,那是自然植物生长的地方……
(3)高压力下精神欲望的寄托地(美食业态、夜经济业态、剧场式业态)
自持的商务办公及高端公寓建面约10.5万方:承接中央企业、区域总部的产业导入。
高端住宅建面约16.5万方:重新定义刚需、改善的标准,实践中心的生活方式。
高端公寓筹划引入城市配套轻奢酒店,打造垂直商务生态,一站式解决办公、休闲、生活功能。
退距+地铁下穿,导致南北地块割裂、用地面积受限,方案如何做?
1、三个通道解决南北地块割裂问题。
三镇中心项目被轨道交通2号线斜穿而过,分为南北两个地下室。通过3块交通走廊将南北两个地块链接起来。但在运营地铁正上方建设如此规模的交通走廊,在武汉地区尚属首次。
在已建隧道上方进行土方开挖,必然引起坑内土体回弹,从而导致隧道变形最终导致地铁2号线的安全运营。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“弹钢琴”的设计及施工方法,施工完一个区域,快速回填,再完成下一个区域,以此类推。为此在地铁2号线上方的施工区域,分解出25个分块,就是25个按键,摁下一个按键,回弹起来之后,再摁下一个按键。在采取各种技术措施下,达到施工期间的零卸载或控制性卸载,从而减少下方地铁隧道的隆起变形。
2、结构悬挑设计增加商业用地面积。
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将整个场地跨中分为南北两块,按规定地铁线40米宽影响线范围内的附加荷载不得大于20千牛每平方米,相当此范围内只能建一层的房子。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,采用悬挑转换的方式将影响线范围内荷载转移到影响范围以外。最终使得影响线范围内可建4层高商业建筑提高商业用地面积。
3、3号楼面宽极限规划,纯板式布局,户户三面宽。
项目用地被地铁二号线斜向分隔为南北两个区域,根据前期确定的功能布局,住宅用地位于北侧区域内,其中东南角为2栋塔楼住宅,新建3号楼住宅用地仅可考虑西北侧三角区域设置。
在建筑平面布局上,充分考虑对新建住宅对塔楼住宅的影响,确保满足日照标准;同时考虑地铁二号线退线要求,确保安全性。在此基础上,充分利用基地南北向面宽,采用纯板式布局方案,为住户提供开阔的视野和良好的通风采光环境。
4、4号楼核心筒仅占21.46%,且四角不设结构柱,标准层得房率做到最优。
4号楼共56层,大屋面高度约249m,屋顶钢结构塔冠高度约25m,建筑顶标高约274m,平面最大尺寸为35.9m×63.45m,塔楼长宽比为1.767;核心筒尺寸为13.6m×35.8m,核心筒占比面积为 21.46%。
受地铁退线影响,4号楼短边长仅35.9m,整体高宽比达到7.63,核心筒的高宽比更是达到18.3,同时为获得更好的景观视野,并让建筑外形更加优雅,建筑四角不设结构柱,给结构的刚重比控制形成极大困难,设计中通过控制短向外框柱的设置、外框梁的高度、内筒的墙体布置等方法,来达到规范要求。
5、4号楼高区内天井设计。实现走廊内自然采光;天井拔风实现办公区自然通风,减少能耗;风井内安放各类设备,美化建筑外立面。
4号楼为总建筑高度249米的塔式办公楼,设计中充分考虑绿色建筑技术运用,减少建筑能耗,降低碳排放。其在办公楼高区,32层~56层,设计有一个内天井,实现三种功能:一是实现办公内走廊的自然采光,减少人工照明;二是利用烟囱效应原理,利用内天井拔风,在春秋季可实现办公区的自然通风,减少空调开启时间;三是此空间内巧妙放置了各层空调室内机,确保了建筑外立面的整洁美观。为确保内天井空间的有效利用,全程采用CFD技术,计算不同形态的天井对建筑内外空气温度,速度的影响,确保设计最优化。
声明: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焦点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焦点立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