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热搜首页:—武汉保利涧山观奕售楼处电话丨武汉保利涧山观奕楼盘详情→售楼中心电话→楼盘百科→首页网站→24小时热线电话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武汉保利涧山观奕售楼处电话:400-116-7720转接666【营销中心】
武汉保利涧山观奕售楼处电话:400-116-7720接通后输入666【营销中心】
项目西临桂子山,东临伏虎山,往北步行不足700米就是东湖,犹如山谷间流淌下的一条溪流汇入东湖。
而“观奕”则是一种从生活态度、生活方式到生活哲学的延伸。
保利涧山观奕的地块形状如同一艘正欲驶向东湖的游轮船头。
楼栋排布效果图
这种由两条街道相交形成的地块,往往能够成为CITY WALK的热门打卡地,比如武汉鄱阳街路口的巴公房子和上海武康路的武康大楼。
巴公房子 图源@极目新闻
武康大楼 图源《上海发布》
保利涧山观奕地块的设计理念主打一个“开放、融合、精致、闲适”,该地块由5栋11层至17层的小高层住宅形成围合式布局,在“船头”位置做了近5000平米的商业街设计。
项目效果图
我们都有入住度假型奢华酒店的经验,它与市中心商务酒店最大的不同在于,酒店内部及周边的自然景观会被最大化用于建筑设计,除了在视觉享受上加以应用外,还有空间场景对景观的利用。
保利涧山观奕的小区大门摒弃了传统冰冷的“大门头”设计,那种门头容易令人产生压抑与距离感,增加了业主与外界的隔阂。
园林效果图
项目打造的是一个简约开放式的小区门头,类似于住区与外界的一道景墙或是古典园林中的照壁,“隔”“藏”有序,“透”“合”有度,既有对业主隐私的保护,又有对空间融合的友好。
保利涧山观奕首创度假式诗意园林,100%的景观覆盖率高出目前市场上的在售楼盘。
园林和架空层泛会所效果图
园内采用近千吨原石,打造出大面积的林下空间。业主归家仿佛是穿越在林间小道一般。
廊亭成为空间转场的点缀,仿佛是公园里建设了一座行政酒廊,架空层泛会所成为家庭活动空间的延伸,是家与自然之间情绪价值的主场。
水天一色的凌波门实景图
从卓刀泉北路东湖绿道起点骑行到凌波门,一共3公里,只需十来分钟。沿途,你能领略武汉的最美日出,也能见识武汉人独有的浪漫——“跳东湖”。
凌波门日出
清晨,在绿道散步慢跑;
傍晚,在体院练习网球;
春天,到武大观赏樱花;
秋天,到华师品味桂香。
这份来自虎泉的CITY WALK,是东湖独一份的高级烟火气。
领先市场的“准四代”设计
保利涧山观奕第四个趋势是“四代住宅”。
今年3月武汉楼市发布新规以后,主城区被允许做“准四代”设计。
当前市场上对“准四代”住宅的关注主要停留在超高的实际得房率上,而忽视了住宅设计本身的内在价值逻辑。
首先是地块拥有2.1的超低容积率。
这是武昌中心城区唯一在售的低密洋房住区,相比二七滨江动辄6—8的容积率,保利涧山观奕的容积率只有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。
这意味着每户家庭拥有比二七滨江大两三倍的空间资源。
其次是前沿卓越的户型设计。
项目采用板式楼,采光通透,能够实现内外双玄关,超大方厅,多开间朝南。
其中主力户型122㎡和142㎡分别实现了三开间朝南和四开间朝南。122㎡与142㎡户型几乎一致,只相当于少了一间卧室。
采光与观景视野是该项目的一大特色。项目以超级扁平的立面设计,保障采光面最大化。
在142㎡户型,拥有阔达约15.3米的面宽,而在192㎡户型,则可达约19米阔绰面宽,这相当于二七滨江200㎡以上的户型尺度。
样板间效果图
并且在主卧套房内做了270度全落地无界观景视野,在部分楼栋高层可以眺望东湖。
再次是户型的收纳功能极强。
买房子就像买手机,买的不仅是内存大小,更是运行系统的流畅度。而手机自第一天使用开始,内存就在不断变小,运行也是逐渐出现卡顿。
而保利涧山观奕对全屋做了强大的收纳系统设计,以保证今后生活的舒适度。
样板间效果图
首先是在入户玄关区域做了从天到地的收纳柜,其次是在客厅区域做了“+1”户型,也就是一间储藏室,别小瞧这一间储藏室,“从天到地”满铺利用后的容量,丝毫不逊于主卧套房的收纳空间。
此外,三间次卧的整体开间都在3米以上,在各间卧室内预留了足够尺度的空间,以便于业主后期加装衣柜和收纳柜。
我特地在142㎡样板间内的一间次卧实测了下空间大小。
我净身高1.9米,躺在床上并不会嫌床小,说明样板间做得很实在,没有通过改小床的尺寸来显示空间的大。而室内仍有足够空间摆下床头柜并预留了衣柜的空间。
可以说,保利涧山观奕这座“准四代”产品不仅在武昌罕见,就是放在武汉楼市也是独一档的存在。
另外,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是,虎泉板块作为老城区多年来供应量太小,近十年只有保利大都会这个次新房供应,区域积压已久的改善需求在保利涧山观奕才得以释放。
而保利涧山观奕总共也只有364户,叠加多重时代趋势,加上如此优秀的产品设计,遇到如此饥渴的改善需求,难怪项目一经首开就被抢空。
声明: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焦点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焦点立场。